苏州评弹 • 独树一帜的吴语曲艺

Memory

歌单简介

《苏州评弹》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,它采用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戏剧形式,“评话”俗称大书(渊源于宋说话中之讲史),“弹词”弹词俗称小书(渊源于宋代之小说及元明的词话、陶真等诗赞体说唱);其发源并流行于以苏州为中心的江苏东南部、浙江北部以及上海等吴语方言使用区域,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。其历史非常悠久,于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,最为著名的艺人有王周士,他曾为“乾隆”演唱过;嘉庆、道光年间有陈遇乾、毛菖佩、俞秀山、陆瑞廷四大名家;咸丰、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、赵湘舟、王石泉等,之后更是名家流派纷呈,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百余年久盛不衰;评弹的书目大多为历朝历代的民间故事,如:《三国》《水浒》《白蛇传》《珍珠塔》等,到了近现代,书目题材略有更新,如:《老杨与小杨》《林则徐》《焦裕禄》《雷锋》等等。值得一提的是“苏州评弹”自清代起,到20世纪50年代,共形成了流派25个左右,其中男性流派21个左右,女性流派4个左右,各流派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关系,新的流派皆是在前辈流派的基础上产生,其中较早的流派为陈调、俞调和马调,还有徐调、沈薛调、周调、杨调等等,他们各自有着其独树一帜的演绎风格,讲究“说噱弹唱”,“说”指叙说,“噱”指“放噱”即逗人发笑,“弹”指使用三弦或琵琶进行伴奏,既可自弹自唱,又可相互伴奏和烘托,“唱”指演唱。•曲调特点:一般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,吴侬软语娓娓动听,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,妙趣横生。弹词用吴音演唱,抑扬顿挫,轻清柔缓,弦琶琮铮,十分悦耳。•方言特点:唱腔以吴语为主,具有柔和、细腻的特点,听起来如同江南水乡的温柔细语,给人一种亲切和舒适的感觉‌。•‌伴奏‌特点:评弹的伴奏乐器主要为三弦和琵琶。三弦的音色醇厚,琵琶的音色清脆,二者交织在一起,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又达到了和谐的统一,丰富了评弹的音乐色彩‌。•‌唱腔与评话:评话方面以说为主,通过生动的表演,将历史故事、武侠传奇娓娓道来;而弹词方面则是说唱结合,以叙事为主,代言为辅,演员自弹自唱,这种结合使得评弹的音色既有叙述的清晰度,又有歌唱的优美感‌。(关于“苏州评弹”,你还知道哪些曲目?欢迎将优质作品通过主页右下角“投稿”按钮,分享至曲单)

音乐列表

西厢待月
周慧
长生殿 宫怨 俞调 评弹
张建珍&瑞鸣音乐
寇宫人
徐一峰
絮阁争宠
陶莺芸
岳云
周云瑞
弹词开篇《范仲淹》
高博文
女哭沉香
朱慧珍
西厢记 莺莺操琴 The Romance of West Chamber . Yingying is Playing the Qin
陈烽&谢英&瑞鸣音乐
红楼梦 紫鹃夜叹 薛调 评弹
姜啸博&瑞鸣音乐
【评弹】宝玉夜探
蒋月泉&杨振言
秋思
周慧
杜十娘 (1961)
青风紫雨
刀会
黄海华
莺莺拜月 Yingying Worshiping the Moon
王萍&王承&瑞鸣音乐
梁祝
徐一峰
【评弹】击鼓战金山
蒋月泉&朱慧珍
游龙戏凤
陆嘉玮
梅竹
杨乃珍
狸猫换太子 徐调 评弹
陈烽&瑞鸣音乐
南泥湾
朱琳
哭塔
魏钰卿
王贵与李香香
青风紫雨
宫怨
周慧
开篇:美人关
沈俭安
【评弹】莺莺操琴
蒋月泉
离恨天
陆嘉玮
诸葛亮
尤惠秋
弹词开篇《柳梦梅拾画》
高博文
请宴
徐一峰
宝玉夜探
徐丽仙&朱慧珍
好八连
朱琳
战长沙
张鉴庭&张鉴国
玉蜻蜓一折--庵堂认母
朱慧珍&蒋月泉
七夕
姜啸博
赏中秋 (蒋朱1962)
青风紫雨
剑阁闻玲
俞圣琦
赵云
周玉泉
潇湘夜雨
徐云志
梅竹
黄海华
九松亭
薛筱卿
红叶题诗
徐丽仙
啼笑因缘:骂金钱
朱耀祥
依依音乐 版权投诉 请联系我们 123456@qq.com